
7月11日,以“提质赋能 助力高端航运服务业发展新局”为主题的2025中国航海日船舶金融保险论坛在海南博鳌成功举办。协会联合中国船东协会保险与法律委员会、上海航运交易所、航运界网、力保海事服务(上海)有限公司共同主办该论坛。协会董事长许立荣,中国旅游集团董事长王海民,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副总经理、总会计师孙云飞,招商局集团副总经理冯波鸣,中国航海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李世新,以及来自主管机关、科研院校、航运企业、保险机构、金融机构、国际航运组织等领域的近200名嘉宾代表出席。
交通运输部水运局二级巡视员翁笑冰在致辞中表示,我国航运金融、保险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航运金融衍生品种类不断丰富,指数期货产品的价格发现、套期保值功能基本显现;航运保险特别是我国船东互保事业国际竞争力、品牌力稳步上升,为国内外船东企业提供了专业、高效、优质的保险服务,为我国航运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航运金融、保险的繁荣是我国建设交通强国、海洋强国的重要内容。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将继续支持我国航运金融、保险业发展,支持构建完善的航运金融、保险服务体系,着力提升我国航运金融、保险体系的现代化、国际化水平,为海运业高质量发展开创新局面。海南海事局副局长吴平生发表致辞称,船舶保险如同坚固的盾牌,为船舶在浩瀚海洋中航行保驾护航。“一带一路” 倡议的深入推进,为航运金融和保险市场带来了广阔的业务空间,而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航运市场的周期性波动以及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等,也给航运金融和保险行业带来了诸多风险与考验。行业同仁应携手共进,以创新为引领,以合作为桥梁,以人才为支撑,在时代的浪潮中砥砺前行。海南海事局将通过加强行业交流合作、支持航运金融保险创新、优化海事营商环境等方式积极推动航运金融保险业高质量发展,为船舶金融保险业务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海南海事局副局长吴平生
中国航海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李世新在致辞中表示,中国航海学会高度重视航运金融保险在建设现代海洋强国中保驾护航的作用,将继续依托优势资源平台,支持行业交流合作,集聚产学研各方力量,以强化航运服务“软实力”,更好支持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学会的分支机构航运金融专业委员会在依托单位中国船东互保协会的推动下,进一步凝聚多方智慧与力量,在推动优化航运金融保险业务体系、提升行业风险管理能力、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船东互保协会董事长许立荣在致辞中指出,当前,我国航运金融保险领域发展成果丰硕,为航运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相关领域在产品服务创新、国际话语权与影响力塑造、协同应对风险挑战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潜力。作为航运金融保险领域的代表性机构,中船保将在以下三个方面深入研究、重点发力:一是把握行业发展脉搏,创新保险解决方案。二是优化国际市场布局,深化全球交流合作。三是防范重点领域风险,推动行业行稳致远,从而为航运业安全、稳定、可持续保驾护航。主题演讲环节,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冯玥从宏观视角出发,探寻航运金融保险发展形势和对策。他表示,庞大的贸易体量和船队规模驱动航运保险基础需求。我国航运保险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需要在提升服务能力方面下功夫,建议从“提升专业承保能力、提高全球服务水平、鼓励产品与服务创新”三个方面着手提升中国航运保险的服务能力。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副总经理、总会计师孙云飞发表题为《深化产融结合,共筑航运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演讲。他详细介绍了中远海运在资金融通、数字金融、全球运营、风险管理等领域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中远海运集团期待与业界加强合作,深化共享机制,顺应绿色低碳、智能发展新趋势,共同打造兼具柔性和韧性的、安全可靠的全球航运供应链。塞斯潘(Seaspan)公司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陈兵的演讲主题为“绿色脱碳转型路上的远景、实践与协同”。他指出,国际海事组织(IMO)给出了船舶温室气体(GHG)减排的目标,但具体的操作指南并不明确,需要形成一个行业广泛认可的新能源解决方案。陈兵从“船舶能效跃升计划、船队智能神经中枢、清洁燃料转型行动等方面概述了Seaspan的脱碳路径,给业界提供绿色转型的参考方案,也为金融保险产品设计带来重要启示。塞斯潘(Seaspan)公司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陈兵国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船舶事业部执行董事熊剑锋发表题为《金融与实体结合的典范:租赁公司对航运生态的影响》的主题演讲,从船舶租赁的优势、发展历程以及与航运公司的关系等方面,全面阐述了租赁公司在航运生态中的关键作用。他认为,航运公司和租赁公司是“合作为主、竞争为辅”的关系,两者应该互相合作,共同推动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希腊航运财务管理人协会主席乔治·西拉达基斯(George Xiradakis)的演讲主题为《欧洲及希腊航运金融与保险观察》。他指出,航运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和高风险行业,尽管银行和金融家对航运业提供支持,但资金缺口仍然很大。在技术发展尚未成熟、或没有明确监管规定的情况下,投资者对于零碳燃料的投资仍持谨慎态度。希腊和中国的航运业在全球市场中均处于领先地位,双方正努力促进交流,确保海运领域的协作发展。上海航运保险协会会长、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上海分公司总经理徐峰发表题为《提高站位、主动作为,履行航运保险新使命》的主题演讲。他介绍了国际航运保险市场上中国所取得的努力和面临的挑战。在国际局势不稳定、航运保险业务面临经营稳定性等因素影响下,行业需要形成共识,持续提升航运保险承保能力,建立细分领域的承保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规则、行业标准制定,引领航运保险行业发展。上海航运保险协会会长、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上海分公司总经理徐峰国际保赔集团油污委员会主席、西英保赔协会亚洲区负责人托尼·鲍尔森(Tony Paulson)的演讲题目为“新时代、新挑战:应对不断演变的保险风险”。他表示,新技术、网络攻击等新变化给航运保险服务提出了新挑战。航运保险产品需要跟上持续出现的风险和挑战,以创新思维开发创新产品,应对船东的需求。国际保赔集团油污委员会主席、西英保赔协会亚洲区负责人托尼·鲍尔森上海海事大学原校长於世成介绍了我国《海商法》修改的最新进展及主要内容。他详细阐述了《海商法》修改的总体思路及变化,包括着力解决规则滞后、制度缺失等突出问题,增强修法的针对性、实践性;立足我国即是航运大国又是贸易大国的实际,合理平衡相关行业主体的权责配置;统筹国内国际,健全具有中国特色、顺应国际趋势的海商法律制度。
上海海事大学原校长於世成
在圆桌讨论环节,航运界网创始人齐银良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BIMCO)亚太区总经理庄炜,国际航运公会(ICS)中国办事处首席代表、海问律师事务所香港办公室合伙人刘洋,国际海上保险联盟(IUMI)专委会委员、中远海运财产保险自保有限公司再保部总经理葛琪,英国夏礼文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杨题楼(Thilo Jahn)和中船保服务(英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顾彼得(Peter Gulvanessian)围绕主题《绿智转型 全球服务:聚焦高端航运服务业创新举措》展开探讨。发言代表们聚焦规则创新、绿色协同、数据互通互联、智能技术背景下的保险保赔、等前沿热点,并一致认为,全球能力提升始于规则协同,绿色智能转型成于风险共担。具有跟上时代和需求发展的海事服务人才,并持续提升海事服务能力,才能夯实我国高端航运服务的竞争力。
圆桌讨论环节
今年是中国航海日设立20周年,也是郑和下西洋620周年。作为中国航海学会新一届航运金融专业委员会依托单位,协会今年首次举办中国航海日船舶金融保险论坛。本次论坛还受到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BIMCO)、国际航运公会(ICS)、希腊航运财务管理人协会、上海航运保险协会、上海仲裁委员会、国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英国汽船保赔协会、信德海事网、诺德(中国)保险经纪有限公司、英国夏礼文律师事务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本次论坛充分依托中国航海日的影响力,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合力搭建高端航运服务领域高水平交流合作平台,致力于打造“放眼国际、聚焦前沿、力求务实、拥抱合作”的论坛品牌,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航运金融保险服务体系凝聚行业智慧、形成行业共识,为我国航运服务“软实力”贡献积极力量。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